自由時報 2008/7/18
〔記者謝文華/台北報導〕兒福聯盟從八十一年開始協尋失蹤兒個案,九十七年發現「自願性離家」比例從二十七%竄升至七十五%;警政署去年一萬一千七百四十七個失蹤兒少通報協尋,有八千四百七十三件是自願性離家,比例高達七十二%。兒福聯盟指出,「主動離家」已取代「被人誘拐」,成為兒少失蹤最大主因。
失蹤兒童少年資料管理中心組長黃瑞蓉分析,家中感到孤立無援的孩子,往往只要在網路「登高一呼」,就能獲得聲援,甚至有人主動接應,發現離家原來這麼容易。
她說,離家者以十三歲至十六歲最多,皆為升國一或升高一的生涯轉換期,父母要孩子再考二次基測或去念家長期望學校,孩子不肯,於是每年六月一次基測過後及九月開學前,失蹤兒少協尋電話暴增。
兒盟表示,「其實離家的孩子也愛面子」,七成三坦言曾想回家,卻害怕被罵而作罷。台大社工系教授馮燕以社會學的「拉力與推力」理論解釋,當父母管教太嚴,動輒出現傷害、否定孩子的惡言,則孩子會選擇「罩他」的人,尤其在網路世界中,孩子容易遇上比他年長、有經濟力的外人,一拉就走。
馮燕呼籲家長勿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否定孩子的選擇。一旦家有失蹤兒,立刻撥打兒盟失蹤兒童諮詢專線求助○八○○○四九八八○。
|